近日,我院普外科二收治一位48歲女性患者,其腸鏡病理提示:(距肛20cm)管狀腺瘤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距肛18cm)管狀腺瘤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局灶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趨勢。
11月13日,普外科二團隊對該患者行內鏡下息肉摘除。術中冰凍提示:(結腸20CM)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癌變;(結腸18CM)部分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經家屬知悉同意,予追加腹腔鏡下結腸癌切除術。
景元明主任決定行全腔鏡下的結腸癌切除術。此術式優(yōu)勢在于無需在肚子上開口即可實施腹腔鏡下結直腸癌切除術,減少患者因腹壁輔助切口引起的并發(fā)癥,并且腹部表面完全沒有切口易被患者接受。普外科二醫(yī)生表示,這在以前簡直是天方夜譚,但今日他們團隊讓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為現(xiàn)實。
結直腸癌的腹腔鏡手術治療業(yè)已普遍應用,大家對于腹腔鏡手術的直觀印象通常是在腹壁上有若干穿刺點和一個用于取出手術標本的4-8cm長的小切口。taNOSE手術的出現(xiàn),則改變了這一傳統(tǒng)觀念。
taNOSE手術其實是經肛門自然腔道標本取出(trans-anal nature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手術的縮寫,意為術中通過直腸、肛門將手術標本從腹腔中取出,而無需在腹部行輔助切口。該術式在傳統(tǒng)腹腔鏡手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了對病人的創(chuàng)傷,有著更優(yōu)越的微創(chuàng)性及美觀性。
taNOSE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需要術者具有嫻熟的腹腔鏡操作技巧,扎實的腔鏡下吻合技術,目前國內開展該項技術的醫(yī)療單位為數(shù)不多。
我院普外科二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嘗試,率先開展taNOSE手術填補我院在該領域的空白。
作者:楊一唯(普外科二)
編輯:王 婷
投稿:xuanchuan12312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