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患者“拖堂”而錯過飯點,久而久之,紹興市第七人民醫(yī)院的針灸醫(yī)生王威養(yǎng)成了“不吃午飯”的習慣。本報昨天的這則報道引發(fā)不少讀者的關(guān)注,大家除了對這位醫(yī)生的敬業(yè)精神表示佩服外,一些讀者心中存疑:一天只吃兩餐,身體吃得消嗎?這種飲食方式科學嗎?更有好幾位為減肥煩惱的女讀者提出“王醫(yī)生減肥這么有效,一日兩餐的模式可以拿來試一試嗎”?
兩餐間隔11個小時
昨天上午,記者再次聯(lián)系上王威,一聽來意,他就笑了:“我就知道會有人提出疑問,但我真的是習慣了?!?/span>
一日兩餐,王威具體是這樣安排的:早上7點左右,吃一大碗面,或煮飯(不是稀飯)吃。到傍晚6點左右,他吃第二餐,這一餐比較豐盛,葷素合理搭配。記者算了下,兩餐之間相隔11個小時左右?!俺燥堖@事我看得很重,不論早餐還是晚餐,我要求自己必須吃飽?!蓖跬f,3年里,他很少去外面吃,所有食材都自己準備,“高熱量的食物少吃,營養(yǎng)必須保證?!?/span>
“也不是一下子就不吃的,有個適應(yīng)的過程?!蓖跬忉屨f,完全不吃午飯前,差不多有兩年的“過渡”時間,他會在飯點時吃點水果,或者飯點后喝點下午茶。“現(xiàn)在,到了飯點已經(jīng)感覺不到餓了,說明身體已適應(yīng)‘一日兩餐’的模式?!彼f,他以前體重165斤,現(xiàn)在減輕了35斤,減肥后的狀態(tài)還挺不錯。
古人多實行兩餐制
采訪中,王威還“搬”出了古代人的膳食方式。“我們現(xiàn)在習慣了一天吃三頓飯,但這可不是自古就有的。我查過不少資料,發(fā)現(xiàn)在古代一天吃兩頓飯才是慣例?!彼f。
記者也就此進行了查證。據(jù)專家考證,從上古時期開始,古人就習慣一天吃兩頓飯,至少有文字記載的商代就實行一天兩餐制,上午7點至9點為“大食”,下午3點至5點為“小食”。另有歷史學家考證,宋朝人“每天僅早晚兩餐,官員士人概不例外”。
明清時,人們也習慣一天吃兩頓飯。日本人曾根俊虎在《北中國紀行·清國漫游志》一書中記載了當時人們的吃飯情況:“各人飲食大概一日兩次……與上海相同”。
那一天吃三頓飯是怎么來的?“據(jù)史料記載,所謂的午餐其實是‘加餐’而來,一是有錢人加餐,一是干體力活的人加餐?!蓖跬f,到了民國時期,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并沿傳至今。
“本身我懂中醫(yī),我不可能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的。”王威強調(diào)。
一日兩餐并非人人適合
對于一日兩餐的飲食方式,相關(guān)專家怎么看?記者咨詢了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馮莉。
“古代確實實行兩餐制,一方面是那時夜生活沒有現(xiàn)在豐富,睡得比較早;另一方面那時經(jīng)濟不發(fā)達,加餐條件有限?,F(xiàn)在一日多餐就很正常了?!瘪T莉說,對有的人來說,在保持食物總量平衡的情況下,少吃一餐問題也不大?!皽p餐后,有些(身體上的)指標可能有變化,必要的體檢還是不能少?!彼f。
說到讀者提到的減肥模式的問題,馮莉說,直接從三餐里減掉一餐,肯定不是減肥的科學方法,王威醫(yī)生減肥成功,根本上也不是因為減了一餐,而是食物總量上有了控制。現(xiàn)在很多人減肥是有一些誤區(qū)的,比如有的人并不是減脂而是在減肌肉,對健康反而有害。減肥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攝入的熱量小于消耗的熱量,所以最根本的是在攝入食物的總量和食物結(jié)構(gòu)上下功夫?!艾F(xiàn)在有的人不僅一日三餐,工作遲了還有吃夜宵的習慣,但只要和他的作息是匹配的,且是健康食物,還是有必要的;這種夜宵和深夜胡吃海喝的那種不是一回事。但是要注意別吃完夜宵就睡覺,這樣不大健康?!瘪T莉說,她以前上夜班的時候,也是要吃一些暖胃的食物的。
“約定俗成的東西,通常符合大部分人的要求。”馮莉說,現(xiàn)在,大部分人從小就養(yǎng)成了“一日三餐”的習慣,“個體有差異,一日兩餐并非人人適合,所以不要輕易減餐。至于現(xiàn)在有的人三餐里減掉了早餐,那就更不好了。”
《紹興晚報》 2019年11月21日 A03版
記者 陳乙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