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艾滋病日”,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免疫能力損害的傳染病,與先天性免疫缺陷不同,所以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首字母縮寫AIDS,中文音譯為艾滋?。?。
一、談“艾”不必色變
由于缺少有效的預防疫苗和能夠治愈艾滋病的藥物,使得很多朋友總是談“艾”色變。事實上,艾滋病只有三種傳播途徑:經(jīng)血傳播、經(jīng)性傳播和經(jīng)母嬰傳播。近年來,經(jīng)性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占95%以上。沒有體液交換的日常生活不會傳播,例如蚊蟲叮咬、完好的皮膚接觸唾液眼淚和汗液、擁抱握手、共同進餐等。因此,大家不必談“艾”色變。
二、艾滋病能否治愈?
以目前的醫(yī)學水平來說,雖然還不能徹底治愈艾滋病,但已有非常好的治療手段,這就是聯(lián)合抗病毒治療,常說的雞尾酒療法。幾種抗病毒藥物聯(lián)合使用,通常使用三種藥物,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提升身體免疫力,將控制病毒到檢測不到的水平,但是需要患者終身規(guī)范服藥。
三、哪些情況需要做艾滋病檢測?
1.發(fā)生高危異性性行為或男性同性性行為又不全程規(guī)范使用安全套的人。比如:性伴侶不固定,同時交往多個性伴侶,通過網(wǎng)絡交友軟件與不認識的人發(fā)生性行為,與已知感染艾滋病的人發(fā)生性行為等,均需要進行艾滋病檢測。
2.與他人共用針具進行注射吸毒;曾在非正規(guī)醫(yī)療單位拔牙、紋身;非法獻血和輸入不明來源的血液等高危行為者,應在事后進行艾滋病檢測。
3.準備結婚的伴侶,建議在婚前進行艾滋病檢測,以確認伴侶的健康。
4.孕婦,建議在剛發(fā)現(xiàn)懷孕時檢測。感染了艾滋病的媽媽生的寶寶要在出生時檢測,以確保有一個健康的寶寶。
若檢測結果為陽性,則應及時啟動抗病毒治療,同時在性行為中使用安全套等預防措施,既保護自己免受病毒重復感染,也可保護性伴侶,避免艾滋病進一步傳播。
四、艾滋病窗口期到底是多久?
感染艾滋病后不是馬上就能檢測出是否感染,存在檢測窗口期,即從艾滋病毒感染人體到血液中能檢出艾滋病抗體或病毒核酸的一段時期。
目前,最常用的檢測方法是艾滋病抗體檢測,因為抗體檢測的窗口期在4周~12周,建議在高危行為4周之后再進行抗體檢測。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個人的檢測窗口期時間長短不同,在高危行為后如果檢測陰性,可以等到8周或12周再進行抗體檢測。一般情況下,如果12周之內沒有再發(fā)生高危行為,也沒有檢測到抗體,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
五、防“艾”這根弦要時刻緊繃
暴露前預防(PrEP)、暴露后預防(PEP)均能有效預防艾滋病傳播。暴露前預防可將經(jīng)性行為感染風險降低至少90%,將經(jīng)注射吸毒共用針具感染艾滋病風險降低至少74%。在發(fā)生高危行為暴露后72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可將艾滋病感染風險減少80%以上。
由于服用藥物有嚴格的時效性和定時性,且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產生阻斷效果,同時考慮其他性傳播疾病的預防,故不能心存僥幸,更不能忽視安全套的使用,還是要確保每次性行為都要全程正確使用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