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外科二副主任沈毅采用改良NOTES技術,為一位超低位直腸癌高齡老年患者實現(xiàn)了保肛的愿望,這也是我院開展的第一例NOTES技術治療直腸癌。
一周前,一位老年患者因長期便血來院就診,經直腸指檢,發(fā)現(xiàn)該患者直腸有一腫物,距肛緣約3cm,經過腸鏡+活檢病理以及其他相關術前檢查后診斷為直腸惡性腫瘤,目前有手術適應征,需要限期進行手術治療。
術前,科里就采取哪種手術方式展開了討論。低位直腸癌的手術方式主要有Hartmann、Miles、Dixon等,根據檢查結果,該患者目前適用的主要為Dixon或Miles,如果采取Dixon術式可以保留肛門,相對而言生活質量會高一點,而采取Miles術式,相對保守,手術風險較前者更小。該患者非常瘦弱,家屬強烈要求為患者保留肛門。
經過詳細討論后,普外科二副主任沈毅認為,患者目前腫塊不大,要施行Dixon也并非不可,只要能找到有效切除腸段范圍和保留肛門功能之間的平衡點即可。因為腫塊位置極低,正常腔鏡下在腹腔內進行直腸腫塊下緣離斷可能存在切除范圍不夠或者切割閉合器無法到達盆底等可能,沈主任決定仿效NOTES(經自然腔道手術)進行改良操作。
術中,醫(yī)生們在腹腔鏡下完成Dixon手術的基本步驟,然后在腹腔內離斷擬切除腸段的近端,再將遠端的殘端經肛門外翻拖出,在肛門外直視下切除腫塊,且術中病理檢查明確下切緣陰性。既有效地保障了切除的范圍,也盡可能多的保留了肛門周圍腸段,還減少了腹壁上本來取標本需要增加的輔助切口,真正做到了以微小的創(chuàng)傷換取了最大的治療效果。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革新,任何事物的改變都是因為人的需求而產生。普外科二副主任沈毅表示,作為合格的臨床醫(yī)生就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運用自己的專業(yè)技術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以期達成更高的社會效益。
(普外科二 楊一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