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就像身體內24小時運轉的污水處理廠,一旦腎開始消極怠工,人體內的代謝廢物和多余的水分就無法排出,營養(yǎng)物質也得不到合理的吸收利用,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研究顯示,我國大約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遭受腎臟損傷。
今天是“世界腎臟日”,我們一起來揭開腎臟病的“神秘面紗”,細數傷腎的習慣,并教大家一套保護腎的好方法,希望人人都享有腎臟健康。
一、出現(xiàn)腎臟病會有哪些癥狀?
1.眼部水腫
通常腎臟病患者的臉部與腳部最容易發(fā)生水腫。
溫馨提示:健康人在長時間行走后會出現(xiàn)下肢輕度浮腫,臥床時間久后也會出現(xiàn)眼瞼浮腫,但都能自行消退,如果反復、持續(xù)或者出現(xiàn)明顯水腫時,就要及時就診。
2.高血壓
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與其他高血壓一樣,會出現(xiàn)頭痛、頭昏、眼花等癥狀,但有些病人由于長期血壓較高,對高血壓已經耐受,故可能沒有任何不適。
溫馨提示:單憑有無癥狀來判斷血壓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經常測量血壓十分必要。
3.尿量過多過少
正常人的平均尿量為1500~2500毫升/日。無論尿量增多還是減少,都可能是腎臟病的表現(xiàn)。
溫馨提示:發(fā)覺排尿情況與平時不同時,應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
4.身體疲乏
腎功能不好時,很多廢物難以從尿里排泄出去,會出現(xiàn)精神不振、疲勞、乏力等癥狀。腎臟有病,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從腎臟漏出,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也會有沒勁兒的表現(xiàn)。
溫馨提示:不要覺得這是屬于正常的身體疲乏。有些患者會以為是過于勞累,或者是其他原因,而忽視了腎臟問題。
5.糖尿病
糖尿病會引起腎臟病,它的名字叫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如果延誤治療,甚至會發(fā)展為尿毒癥。
溫馨提示: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時刻關注自身情況,定期到醫(yī)院檢查腎臟功能。
6.食欲不振
不想吃飯、厭食,也是腎臟病的常見癥狀。腎臟病發(fā)展到終末期,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
溫馨提示:有些患者總是先去消化科或者肝病科,看看是不是得了胃病或肝病,一看沒胃病和肝病,就擱置不管了,忘了看腎病醫(yī)生,結果耽誤了病情。
7.尿液顏色改變
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或淺黃色的,尿液出現(xiàn)茶色或者紅色,是腎臟等泌尿系統(tǒng)有病變的指征。
溫馨提示:及時到醫(yī)院進行尿液檢測就可以明確。
二、遠離腎臟病的方法有哪些?
1.有些藥物讓它很害怕,請別濫用
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并定期監(jiān)測,避免使用損傷腎臟的藥物,如含有馬兜磷酸的中草藥。
2.不要暴飲暴食
人體內的食物最終都會變成廢物,作為排除這些廢物的主要“清潔員”,面對你的暴飲暴食,它可能會累垮。
3.避免憋尿
以免導致它感染甚至功能衰竭。特別是女性應該避免憋尿,因為女性尿道比較短,憋尿后容易引起泌尿道的感染。
4.請多喝水
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fā)腎結石等。不需要強行規(guī)定每天喝水量,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水量補充。
5.少吃太咸的食物
吃菜偏咸,或吃鹽分含量過高的零食,會導致血壓升高,進而對腎臟造成損害。
6.規(guī)律作息,少熬夜
注意休息,勞逸結合,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改正“夜貓子”的生活習慣。
7.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加強對自身健康的關注
肥胖者須控制體重,達到標準體重;高血壓、高血糖的病人嚴格控制血壓、血糖。
防止患腎病最好的方法是避開容易引發(fā)腎病的危險因素。此外,關注腎臟健康、定期體檢才能防患于未然。